混凝土地坪具體工程缺陷及修補措施
混凝土地坪具體工程缺陷及修補措施
超全面模板拼接問題的防治措施:
(1)翻樣要嚴重,嚴格按照1/10-1/50的比例將各分部逐項細目列成詳圖,詳細標注,審核無誤后交給操作人員講底,加強工人的質量意識,認真制作模板并拼裝。
(3)木模板安裝周期不宜過長。澆筑混凝土時,木模板應提前澆水、濕潤,使其膨脹、打開密縫
(4)鋼模板變形,特別是側桿變形,應及時修整平整
(5)鋼模板之間應控制嵌縫措施,不能用油氈、塑料布、水泥袋等進行嵌縫、堵漏
(6)梁、柱連接部位應支撐牢固,并且接縫處要嚴格(必要時在接縫處加雙面膠紙),錯位處要糾正。模板膨脹問題引起的混凝土質量缺陷現(xiàn)象、位置及原因:是模板在現(xiàn)澆梁、柱、墻、樓板時發(fā)生變形,導致現(xiàn)澆厚度增加。混凝土膨脹模會造成構件尺寸增大,形狀不規(guī)則,嚴重時需要拆除,影響混凝土外觀質量。
2、混凝土膨脹的防治措施
1)模板設計措施
2)荷載組合:除按規(guī)范計算混凝土側壓力外,還應考慮混凝土澆筑方法、堆垛方法及可能的意外荷載。全鋼模板板、支座、拉螺栓的布置可按常用方法計算,但面板為木、竹板時,板材的技術指標一般處于標準干燥條件下因此,在使用木、竹面板時,建議其厚度較計算值有一定的增加,圍檁與柱箍之間的間距應適當減小,張拉螺栓之間的間距也應適當減小。
4)拉螺栓的布置:布置應與結構結合,拉螺栓的部位不宜鋪設,可采用支架進行加固。此外,遠處的墻,柱模板200 ~ 250㎜在地板上,必須嵌入鋼腳,年齡在18歲至25歲之間的修復模板mouth.5)地板的支持應該在結構計算的基礎上計算梁和板支撐架,根據實際的支撐架的設計。采用二次支撐系統(tǒng)或快速拆模系統(tǒng),繪制詳細模板圖輔助施工。
6)處理以下問題:角模的形式、尺寸及與墻、樓板模板的連接方式;模板模板的拼接方法、大模板、大模板與角模的拼接方法;梁柱節(jié)點、樓板與墻、立柱連接處的內、外模板及支撐方法。
8)根據建筑結構設計的實際情況,預先布置模板,將非標板放置在跨度內便于加工的部位。
9)確定模板安裝順序,保證整體裝配質量。
1、混凝土裂縫形成的一般機理一般認為是由于混凝土材料(包括水泥石和粗骨料)變形引起的內應力大于材料的抗拉強度。結塊滑動& RDquo;解釋其機理?;炷量梢娏芽p的產生和發(fā)展是鋼筋與混凝土之間的相對滑動不再保持變形協(xié)調的結果。裂縫寬度本質上是裂縫之間混凝土和鋼筋拉伸變形的差值。
2、混凝土裂縫修復方法
(1)由于混凝土攪拌運輸時間過長、澆筑速度快、振動、施工縫做法行走、模板等原因而形成裂縫的,措施可采用一般鋼筋混凝土裂縫或填充材料的混凝土、鋼筋錨固、甚至粘接鋼筋和預應力鋼筋的方式進行補救。
②干燥氣候
(3)對于地基不均勻沉降太大而產生太寬裂縫的構件產生太寬裂縫,應采取接縫法,對裂縫表面處理方法,填充混凝土材料,或注射環(huán)氧樹脂法等措施,嚴重凍結的構件,有的要拆除,有的需要后方加固。因荷載而使的加固方法,如注漿法、面層法、添加鋼筋混凝土涂層法、外包鋼法、膏鋼板法、預應力法、改變傳力方式法、添加構件法等。
2、混凝土表面產生坑點的原因及特點
1、是由于混凝土表面缺乏漿體、砂子、剝落等缺陷,性能為部件表面呈現(xiàn)紋理的凹點,面積不大(小于等于0.5m2),深度不深(小于等于5mm),且無鋼露現(xiàn)象。這種缺陷一般是由于模板不夠濕,支撐不夠嚴格,搗實時漏漿或振動不夠,搗實后氣泡排出和維護不太好。
2、麻面預防措施模板表面應清潔,不粘干硬水泥砂漿等雜物,澆注混凝土前,模板應澆水充分濕潤,模板縫隙處,應用油氈紙、膩子等堵塞,隔模器應長期選用,涂勻,不得漏刷;混凝土應分層均勻振動壓實,直至排除氣泡;表面無灰泥,應在麻子部位澆水浸濕充分后,以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砂漿,抹麻子光滑壓光。如果缺陷厚度小于5mm,可以使用工程師A2耐用薄層修補材料進行修補。5mm以上可采用工程師A3耐用高強度修復材料進行修復。其中,新老混凝土連接處,還需要進行界面處理,防止后期空鼓和表面脫落的危害。三、混凝土缺邊角1、形成的原因是指梁、柱、墻、板和孔的直角處的混凝土局部損壞脫落。其原因如下:
(1)混凝土澆筑前模板未完全浸濕,導致邊角混凝土失水或水化不充分,強度降低,拆下
②拆?;虺樾具^早,混凝土未監(jiān)測建立足夠強度,造成邊角損壞;
(3)吊裝運輸時結構保護不到位,造成部分脫落,邊角劈裂損壞。
2、防角措施
1)模板應充分濕潤或刷涂均勻脫模劑后澆注混凝土,混凝土澆注時應認真澆水養(yǎng)護;
2)拆除側不承重模板時,混凝土應有足夠的強度;
3)拆模時不能太硬或太快。注意保護邊角;吊裝時嚴禁模板撞擊邊角;
4)加強對成型混凝土的保護。若缺邊、缺角較小,可用鋼絲刷將其清理干凈并充分濕潤,再用1∶2或1∶2.5的水泥砂漿清洗干凈。不能將堅固的混凝土和突出的骨料顆粒鑿平,用清水沖洗干凈并打濕,再用比原混凝土更高的細石混凝土,細心保養(yǎng)。
4、
1、混凝土蜂窩表面的形成原因及特點,深究和深究三,常遇到水平、傾斜、斜接、分開的蜂窩和蜂窩群,其性能為局部表面退化,無水泥,粗骨料暴露深度大于5 mm(小于混凝土蓋層厚度),石塊小于最大的石塊粒徑,它與有蜂窩的混凝土之間的縫隙強度極低。
混凝土蜂窩狀形成的主要原因有:
1、混凝土在振動中振動不嚴,特別是不能逐層振動;
3、采用干硬性混凝土,或施工時對混凝土材料配合比控制不嚴格,尤其是水灰比過低;
4、模板不嚴格,澆筑混凝土后,出現(xiàn)漿體跑動現(xiàn)象,水泥流失;
5、混凝土在運輸過程中有離開現(xiàn)象。
2、控制蜂窩狀現(xiàn)象的措施
(1)應根據混凝土的施工過程,如振動、運輸、鋼筋尺寸和鋼筋分布等,調整混凝土的配合比;當發(fā)現(xiàn)混凝土工作性不理想時,不僅要加水,因為這樣會損害混凝土的強度和耐久性,而且要調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或改進混凝土的澆筑方法
(2)。絮凝劑的排出應謹慎。在任何情況下卸載混凝土時,關鍵是避免離析?;炷翍怪毙冻?,最終位置出口盡量靠近;混凝土不應流到指定位置,如需搬動,應用大鏟子搬運;卸完一荷混凝土后,下一荷應在前一荷的末端進行,而不是在另一荷的末端進行,最后進行連接,這樣容易在接縫處形成蜂窩。接縫處應密封好,確保不發(fā)生滲漏。
(4)認真進行混凝土振動操作,避免振動虛假和振動過大。新層混凝土的深度應充分振動,振動點的距離不得漏出混凝土。一般來說,修復混凝土蜂窩的最佳方法是將有缺陷的混凝土清除,用新的混凝土填充。如果蜂窩表面較大較深,應采用氣動注射的方法將砂漿、細石混凝土填入蜂窩內,并將蜂窩孔清洗或鑿開,使其略向外傾斜;人工填充時,應將蜂窩孔清洗或鑿開,使蜂窩孔的深度相對直一些,不小于25mm。蜂窩狀開口的混凝土表面被充分磨毛,所有的灰塵碎片都被清理干凈,以確保新表面和舊表面之間可靠的連接強度。新混凝土應與舊混凝土顏色協(xié)調,并適當養(yǎng)護。
五、混凝土肋板
1、肋板形成的特點是在鋼筋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振動不到位,保護層墊塊不設置或固定不牢固,混凝土坍落度小,或過早拆模,混凝土受外力硬化引起脫皮而使鋼筋成形后出現(xiàn)鋼筋脫皮的現(xiàn)象。形成混凝土結構露肋的主要原因有:
(1)澆筑混凝土時,鋼筋保護層墊塊位移或墊塊過少或滲漏,導致鋼筋緊貼模板露出;
(2)結構構件截面小,鋼筋過密,石塊粘在鋼筋上,使水泥砂漿無法填滿
(3)混凝土配合比不當,離析,模板部位缺漿或模板漏漿。
(4)混凝土保護層過小或保護層混凝土振動不牢固;或振動棒沖擊或踩踏鋼筋,使鋼筋位移,造成筋露;
(5)木模板未澆水濕潤。吸水粘合或脫模過早,模具時缺邊、缺角,導致筋漏。
2、防治措施
(1)澆筑混凝土時,應確保鋼筋位置和保護層厚度正確,并對鋼筋進行檢查,鋼筋密實,應選擇合適的石材尺寸,確?;炷僚浜媳葴蚀_和良好的和易性;模板應充分浸濕并小心堵住縫隙;混凝土嚴禁振動撞擊鋼筋,操作時避免踩到鋼筋,如踩彎或跳閘等及時調整;保護層混凝土要振動密實;正確脫模時間,防止過早脫模和不良邊角。清洗后,在表面涂抹1:2或1:2.5的水泥砂漿,將滲漏的鋼筋充分平整;將滲漏深的鑿去弱凝劑和突出顆粒,洗凈,用比原來高的細石填充混凝土壓實。
6、混凝土空腔1、空腔形成的原因和特點是由于灌注混凝土的某些部位被堵塞,構件會產生孔洞,孔洞不同于蜂窩狀,蜂窩狀的特點是混凝土中沒有積水或泥漿;空腔是部分或完全沒有混凝土的??涨坏某叽缤ǔ:艽螅顾械匿摻畋┞对谕?,導致構件內部連接失效,結構整體破壞?;炷量涨恍纬傻闹饕蛴?
1.;振動不密實或泄漏振動;
2 .鋼筋間距過小,混凝土不能下移;
3 .混凝土的砂石級配不好;
5.混凝土自由傾倒高度超過規(guī)范,導致混凝土石材與水泥漿液分離;鋼筋外層保護層不夠。
2、防空措施
(1)混凝土配合比要準確,嚴格控制水灰比,進料要準確,攪拌要均勻,和易性較好,進模后振動壓實。
(2)模板表面要平整光滑模板接縫應嚴格,木模板在澆筑混凝土前應充分濕潤;鋼模板用水性脫模劑,均勻涂布。
(3)鋼筋密實部位應采用同強度等級的細石混凝土分層澆筑,并應小心操作,嚴重振動時,
(4)嚴格控制混凝土強度,嚴禁過早脫模。側模只有在混凝土強度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損壞時才能拆下;而底模則應在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或規(guī)范要求時,才能拆下。
3、第一步處理空腔的基本處理首先在混凝土松動位置鑿槽,將混凝土打磨至堅硬,清除混凝土表面浮漿。第二步,對界面進行強化界面劑處理,增強界面附著力??估辰Y強度& GE;3.3mpa(混凝土損傷)。第三步混凝土耐久性修補混凝土表面處理:擦拭耐久性高強度修補材料進行修補。厚度根據現(xiàn)場鉆孔深度確定。每次抹灰厚度約為20mm,以基層最終水平為準??箟簭姸萊2850MPa,耐久所需的最小厚度為10mm。第四步:表面處理表面修復:24小時后表面刮一層經久耐用的薄層修復材料保證表面美觀,厚度:1mm左右。
七、混凝土模板接縫質量缺陷引起的模板接縫問題造成的混凝土質量缺陷的現(xiàn)象及原因:由于模板接縫之間間隙不嚴格,混凝土澆筑時產生漏漿,混凝土表面蜂窩狀,孔洞嚴重,露肋現(xiàn)象。
主要原因如下:
(1)翻樣不嚴重或無誤,模板制作不小心,組裝時接縫太大。
(2)木模板安裝周期過長,導致木模板收縮造成裂縫。
(3)木模板粗糙,拼接不嚴。
(4)澆筑混凝土時,木模板未提前澆水濕潤,
(5)鋼模板變形未及時修整
(6)鋼模板接縫措施不當
(7)梁、柱交界處接縫尺寸不準確、不對中
(1)翻樣要嚴重,嚴格按照1/10-1/50的比例將各分部逐項細目列成詳圖,詳細標注,審核無誤后交給操作人員講底,加強工人的質量意識,認真制作模板并拼裝。
(3)木模板安裝周期不宜過長。澆筑混凝土時,木模板應提前澆水、濕潤,使其膨脹、打開密縫
(4)鋼模板變形,特別是側桿變形,應及時修整平整
(5)鋼模板之間應控制嵌縫措施,不能用油氈、塑料布、水泥袋等進行嵌縫、堵漏
(6)梁、柱連接部位應支撐牢固,并且接縫處要嚴格(必要時在接縫處加雙面膠紙),錯位處要糾正。模板膨脹問題引起的混凝土質量缺陷現(xiàn)象、位置及原因:是模板在現(xiàn)澆梁、柱、墻、樓板時發(fā)生變形,導致現(xiàn)澆厚度增加。混凝土膨脹模會造成構件尺寸增大,形狀不規(guī)則,嚴重時需要拆除,影響混凝土外觀質量。
2、混凝土膨脹的防治措施
1)模板設計措施
2)荷載組合:除按規(guī)范計算混凝土側壓力外,還應考慮混凝土澆筑方法、堆垛方法及可能的意外荷載。全鋼模板板、支座、拉螺栓的布置可按常用方法計算,但面板為木、竹板時,板材的技術指標一般處于標準干燥條件下因此,在使用木、竹面板時,建議其厚度較計算值有一定的增加,圍檁與柱箍之間的間距應適當減小,張拉螺栓之間的間距也應適當減小。
4)拉螺栓的布置:布置應與結構結合,拉螺栓的部位不宜鋪設,可采用支架進行加固。此外,遠處的墻,柱模板200 ~ 250㎜在地板上,必須嵌入鋼腳,年齡在18歲至25歲之間的修復模板mouth.5)地板的支持應該在結構計算的基礎上計算梁和板支撐架,根據實際的支撐架的設計。采用二次支撐系統(tǒng)或快速拆模系統(tǒng),繪制詳細模板圖輔助施工。
6)處理以下問題:角模的形式、尺寸及與墻、樓板模板的連接方式;模板模板的拼接方法、大模板、大模板與角模的拼接方法;梁柱節(jié)點、樓板與墻、立柱連接處的內、外模板及支撐方法。
8)根據建筑結構設計的實際情況,預先布置模板,將非標板放置在跨度內便于加工的部位。
9)確定模板安裝順序,保證整體裝配質量。
1、混凝土裂縫形成的一般機理一般認為是由于混凝土材料(包括水泥石和粗骨料)變形引起的內應力大于材料的抗拉強度。結塊滑動& RDquo;解釋其機理?;炷量梢娏芽p的產生和發(fā)展是鋼筋與混凝土之間的相對滑動不再保持變形協(xié)調的結果。裂縫寬度本質上是裂縫之間混凝土和鋼筋拉伸變形的差值。
2、混凝土裂縫修復方法
(1)由于混凝土攪拌運輸時間過長、澆筑速度快、振動、施工縫做法行走、模板等原因而形成裂縫的,措施可采用一般鋼筋混凝土裂縫或填充材料的混凝土、鋼筋錨固、甚至粘接鋼筋和預應力鋼筋的方式進行補救。
②干燥氣候
(3)對于地基不均勻沉降太大而產生太寬裂縫的構件產生太寬裂縫,應采取接縫法,對裂縫表面處理方法,填充混凝土材料,或注射環(huán)氧樹脂法等措施,嚴重凍結的構件,有的要拆除,有的需要后方加固。因荷載而使的加固方法,如注漿法、面層法、添加鋼筋混凝土涂層法、外包鋼法、膏鋼板法、預應力法、改變傳力方式法、添加構件法等。
2、混凝土表面產生坑點的原因及特點
1、是由于混凝土表面缺乏漿體、砂子、剝落等缺陷,性能為部件表面呈現(xiàn)紋理的凹點,面積不大(小于等于0.5m2),深度不深(小于等于5mm),且無鋼露現(xiàn)象。這種缺陷一般是由于模板不夠濕,支撐不夠嚴格,搗實時漏漿或振動不夠,搗實后氣泡排出和維護不太好。
2、麻面預防措施模板表面應清潔,不粘干硬水泥砂漿等雜物,澆注混凝土前,模板應澆水充分濕潤,模板縫隙處,應用油氈紙、膩子等堵塞,隔模器應長期選用,涂勻,不得漏刷;混凝土應分層均勻振動壓實,直至排除氣泡;表面無灰泥,應在麻子部位澆水浸濕充分后,以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砂漿,抹麻子光滑壓光。如果缺陷厚度小于5mm,可以使用工程師A2耐用薄層修補材料進行修補。5mm以上可采用工程師A3耐用高強度修復材料進行修復。其中,新老混凝土連接處,還需要進行界面處理,防止后期空鼓和表面脫落的危害。三、混凝土缺邊角1、形成的原因是指梁、柱、墻、板和孔的直角處的混凝土局部損壞脫落。其原因如下:
(1)混凝土澆筑前模板未完全浸濕,導致邊角混凝土失水或水化不充分,強度降低,拆下
②拆?;虺樾具^早,混凝土未監(jiān)測建立足夠強度,造成邊角損壞;
(3)吊裝運輸時結構保護不到位,造成部分脫落,邊角劈裂損壞。
2、防角措施
1)模板應充分濕潤或刷涂均勻脫模劑后澆注混凝土,混凝土澆注時應認真澆水養(yǎng)護;
2)拆除側不承重模板時,混凝土應有足夠的強度;
3)拆模時不能太硬或太快。注意保護邊角;吊裝時嚴禁模板撞擊邊角;
4)加強對成型混凝土的保護。若缺邊、缺角較小,可用鋼絲刷將其清理干凈并充分濕潤,再用1∶2或1∶2.5的水泥砂漿清洗干凈。不能將堅固的混凝土和突出的骨料顆粒鑿平,用清水沖洗干凈并打濕,再用比原混凝土更高的細石混凝土,細心保養(yǎng)。
4、
1、混凝土蜂窩表面的形成原因及特點,深究和深究三,常遇到水平、傾斜、斜接、分開的蜂窩和蜂窩群,其性能為局部表面退化,無水泥,粗骨料暴露深度大于5 mm(小于混凝土蓋層厚度),石塊小于最大的石塊粒徑,它與有蜂窩的混凝土之間的縫隙強度極低。
混凝土蜂窩狀形成的主要原因有:
1、混凝土在振動中振動不嚴,特別是不能逐層振動;
3、采用干硬性混凝土,或施工時對混凝土材料配合比控制不嚴格,尤其是水灰比過低;
4、模板不嚴格,澆筑混凝土后,出現(xiàn)漿體跑動現(xiàn)象,水泥流失;
5、混凝土在運輸過程中有離開現(xiàn)象。
2、控制蜂窩狀現(xiàn)象的措施
(1)應根據混凝土的施工過程,如振動、運輸、鋼筋尺寸和鋼筋分布等,調整混凝土的配合比;當發(fā)現(xiàn)混凝土工作性不理想時,不僅要加水,因為這樣會損害混凝土的強度和耐久性,而且要調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或改進混凝土的澆筑方法
(2)。絮凝劑的排出應謹慎。在任何情況下卸載混凝土時,關鍵是避免離析?;炷翍怪毙冻?,最終位置出口盡量靠近;混凝土不應流到指定位置,如需搬動,應用大鏟子搬運;卸完一荷混凝土后,下一荷應在前一荷的末端進行,而不是在另一荷的末端進行,最后進行連接,這樣容易在接縫處形成蜂窩。接縫處應密封好,確保不發(fā)生滲漏。
(4)認真進行混凝土振動操作,避免振動虛假和振動過大。新層混凝土的深度應充分振動,振動點的距離不得漏出混凝土。一般來說,修復混凝土蜂窩的最佳方法是將有缺陷的混凝土清除,用新的混凝土填充。如果蜂窩表面較大較深,應采用氣動注射的方法將砂漿、細石混凝土填入蜂窩內,并將蜂窩孔清洗或鑿開,使其略向外傾斜;人工填充時,應將蜂窩孔清洗或鑿開,使蜂窩孔的深度相對直一些,不小于25mm。蜂窩狀開口的混凝土表面被充分磨毛,所有的灰塵碎片都被清理干凈,以確保新表面和舊表面之間可靠的連接強度。新混凝土應與舊混凝土顏色協(xié)調,并適當養(yǎng)護。
五、混凝土肋板
1、肋板形成的特點是在鋼筋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振動不到位,保護層墊塊不設置或固定不牢固,混凝土坍落度小,或過早拆模,混凝土受外力硬化引起脫皮而使鋼筋成形后出現(xiàn)鋼筋脫皮的現(xiàn)象。形成混凝土結構露肋的主要原因有:
(1)澆筑混凝土時,鋼筋保護層墊塊位移或墊塊過少或滲漏,導致鋼筋緊貼模板露出;
(2)結構構件截面小,鋼筋過密,石塊粘在鋼筋上,使水泥砂漿無法填滿
(3)混凝土配合比不當,離析,模板部位缺漿或模板漏漿。
(4)混凝土保護層過小或保護層混凝土振動不牢固;或振動棒沖擊或踩踏鋼筋,使鋼筋位移,造成筋露;
(5)木模板未澆水濕潤。吸水粘合或脫模過早,模具時缺邊、缺角,導致筋漏。
2、防治措施
(1)澆筑混凝土時,應確保鋼筋位置和保護層厚度正確,并對鋼筋進行檢查,鋼筋密實,應選擇合適的石材尺寸,確?;炷僚浜媳葴蚀_和良好的和易性;模板應充分浸濕并小心堵住縫隙;混凝土嚴禁振動撞擊鋼筋,操作時避免踩到鋼筋,如踩彎或跳閘等及時調整;保護層混凝土要振動密實;正確脫模時間,防止過早脫模和不良邊角。清洗后,在表面涂抹1:2或1:2.5的水泥砂漿,將滲漏的鋼筋充分平整;將滲漏深的鑿去弱凝劑和突出顆粒,洗凈,用比原來高的細石填充混凝土壓實。
6、混凝土空腔1、空腔形成的原因和特點是由于灌注混凝土的某些部位被堵塞,構件會產生孔洞,孔洞不同于蜂窩狀,蜂窩狀的特點是混凝土中沒有積水或泥漿;空腔是部分或完全沒有混凝土的??涨坏某叽缤ǔ:艽螅顾械匿摻畋┞对谕?,導致構件內部連接失效,結構整體破壞?;炷量涨恍纬傻闹饕蛴?
1.;振動不密實或泄漏振動;
2 .鋼筋間距過小,混凝土不能下移;
3 .混凝土的砂石級配不好;
5.混凝土自由傾倒高度超過規(guī)范,導致混凝土石材與水泥漿液分離;鋼筋外層保護層不夠。
2、防空措施
(1)混凝土配合比要準確,嚴格控制水灰比,進料要準確,攪拌要均勻,和易性較好,進模后振動壓實。
(2)模板表面要平整光滑模板接縫應嚴格,木模板在澆筑混凝土前應充分濕潤;鋼模板用水性脫模劑,均勻涂布。
(3)鋼筋密實部位應采用同強度等級的細石混凝土分層澆筑,并應小心操作,嚴重振動時,
(4)嚴格控制混凝土強度,嚴禁過早脫模。側模只有在混凝土強度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損壞時才能拆下;而底模則應在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或規(guī)范要求時,才能拆下。
3、第一步處理空腔的基本處理首先在混凝土松動位置鑿槽,將混凝土打磨至堅硬,清除混凝土表面浮漿。第二步,對界面進行強化界面劑處理,增強界面附著力??估辰Y強度& GE;3.3mpa(混凝土損傷)。第三步混凝土耐久性修補混凝土表面處理:擦拭耐久性高強度修補材料進行修補。厚度根據現(xiàn)場鉆孔深度確定。每次抹灰厚度約為20mm,以基層最終水平為準??箟簭姸萊2850MPa,耐久所需的最小厚度為10mm。第四步:表面處理表面修復:24小時后表面刮一層經久耐用的薄層修復材料保證表面美觀,厚度:1mm左右。
七、混凝土模板接縫質量缺陷引起的模板接縫問題造成的混凝土質量缺陷的現(xiàn)象及原因:由于模板接縫之間間隙不嚴格,混凝土澆筑時產生漏漿,混凝土表面蜂窩狀,孔洞嚴重,露肋現(xiàn)象。
主要原因如下:
(1)翻樣不嚴重或無誤,模板制作不小心,組裝時接縫太大。
(2)木模板安裝周期過長,導致木模板收縮造成裂縫。
(3)木模板粗糙,拼接不嚴。
(4)澆筑混凝土時,木模板未提前澆水濕潤,
(5)鋼模板變形未及時修整
(6)鋼模板接縫措施不當
(7)梁、柱交界處接縫尺寸不準確、不對中